当前位置: 主页 > 学堂 >

「有医说e」首播反响热烈!行业大咖聚焦紧密型医共体探索与实践

来源:中国健康导报网 | 作者:小波 | 时间:2020-06-19 11:49

 6月10日,专注于中国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数字化公益栏目“有医说e”首场直播正式拉开帷幕!首播一经预告获得近千位用户预约观看,正式播出后更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反响。

  

 

  首期“漫谈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主题线上研讨会,邀请到了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会长陈星伟、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危智盛、高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车斯尧、健康县域传媒总编辑汪言安做客直播间进行政策与观点分享,同时由金蝶医疗首席顾问、HIT行业专家王凯丰作为嘉宾主持,联合展开了一场关于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热点的思辨风暴。

  

金蝶医疗首席顾问、HIT行业专家王凯丰(右一)


  汪言安:县域医共体建设“强能力”最重要

  当前,医共体建设和县域综合医改作为整合公共医疗卫生资源、有效落实分级诊疗的具体举措,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健康县域传媒总编汪言安谈到,从2016年12月开展的“安徽天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现场会”开始,几乎每年都有重要的官方文件出台,2019年《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更是标志性的政策指导。可以看出,国家在医共体建设上的方向是比较清晰的,而且在几个试点县已经取得明显的突破。

  

健康县域传媒总编辑汪言安


  汪总编提出县域医共体建设逐渐形成一些共识,提炼如下:

  1)县域医共体是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手段;

  2)县域医共体为解决“基层能力不强”找到了突破口,是落实“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的重要载体;

  3)以基层为重点、防治结合,推动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发展转型;

  4)城市优质医疗资源要精准下沉;

  5)强有力的领导是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组织保障;

  6)信息化是县域医共体建设的主要支撑;

  7)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应主动融入县域医共体建设;

  8)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推进县域医共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是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调节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等。

  汪总编总结到,根据从各地调研的实践经验来看,老典型(安徽天长、深圳罗湖等)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我们要从这些老典型中重新审视过去建设中还没解决的那些“硬骨头”,比如医保、真正的一体化实现等问题。而作为新示范案例,“云南云县”的总额打包预付制,为上下联通、医保控费构建了一套非常有效的机制……但终其一点,县域医共体建设最为重要的关键还是强能力!

  车斯尧:高州模式——“互联网医疗+村医通”的双维下沉

  高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车斯尧介绍,高州市地处粤西山区,山区群众出行、就医不便。同时,“村医”缺乏体系培训,医疗水平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广大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新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州人医牵头组织医共体建设,通过县域医改的方式让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于基层群众。

  

高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车斯尧


  高州人医作为牵头单位,遇到了很多医共体牵头单位普遍遭遇的问题,即无法为每个乡镇都下派一批医生进行帮扶,人手并不充足。打破困境的实践方式是——专家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发挥医疗服务能力。 发挥互联网医院的广覆盖优势,通过远程医疗、远程培训、远程教育等,医疗网联县镇村,优质资源“面对面”下沉,实现“1+N”的帮扶效果。当然,要达成此效果,牵头的县级医院专科综合能力必须过硬,才能“联”、“带”乡镇提升能力继而接得住病人。

  三级甲等医院高州市人民医院建立高州市互联网医院,创设网络基层能力支持中心,做到基层卫生院检查甚至是村卫生站就诊,三甲医院线上实时诊断。这样高质量、高效率的传帮带,既破解了乡镇医院人才缺乏的难题,又让县镇村诊疗同质化,老百姓少跑腿甚至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同时,为了解决“山区农村健康的三个痛点”:村医水平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高州人医打造“村医通”网络:43个党支部“承包”全市23个镇439个村委会,每个村委会建立一个“村医通”健康微信群,标配党员医生+村医,22万户乡村家庭一个代表入群。

  高州人医建立的“村医”帮扶模式,近10多年来已经免费培训了超过2万人次,村医正在向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升级迈进。

  高州人医取得良好效果,打造了高州模式,并成为全国医共体建设成功典型。2018年高州乡镇首诊率87%,2018年门诊量减少8万人次,普通型病例(A型病例)下降2800多例。“大病不出县、常见病不出镇、小病不出村,治疗与预防并重让群众少生病”的县镇村三级健康服务体系已经建立。优质医疗资源线上线下互联互通已经常态化,进入良性发展。

  危智盛:连南模式——医共体建设的重难点分析

  连南瑶族自治县地处广东省的粤北山区,全县无工业基础,一年财政收入不到1.5亿元,加上长期以来交通较为不便,一直被扣上了“老、少、边、穷”的帽子。

  2014年,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面托管连南县人民医院,创立“广药---连南”医联体模式。2019年8月,连南被纳入全国567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设点县之一。

  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危智盛谈到,连南医共体通过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托管,开展“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逐步延伸到村卫生站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县域内医疗机构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系统六个方面统一管理。

  

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危智盛


  连南县域医共体建设初显成效,2019年同比2018年全县诊疗人数提升了4.96%,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数、出院患者数分别提升了8.44%和31.39%,县域住院率由2018年71%提升至2019年80.6%。

  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目的是做到利益、责任、管理、服务共同体,以县医院为龙头,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使群众在县域能够满足医疗和公共卫生需求。危院长提出医共体建设有这么几个重点:

  一、建立医共体内人员柔性流动、双向交流机制。实现方式可以是通过县招镇用,也可以是镇招县用等。

  二、建立人员保障机制。绩效是调动人员积极性的指挥棒,医共体建设应建立合适的薪酬分配制度,允许医疗收入扣除成本及其他后的结余用于人员奖励。落实医共体用人自主权,做到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三、落实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医共体内部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根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双向转诊临床标准,引导建立患者配合、运行顺畅的双向转诊渠道。医共体牵头单位下转、县域外治疗后转回患者数量及增长情况纳入医共体建设成效考核指标体系。

  四、健全区域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医学影像、病理远程会诊中心,承担全县疑难影像、病理诊断任务,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三级医院、县级医院在县域内建立统一共享的医学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检查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后勤服务等中心,为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统筹推进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推动医共体成员单位依托信息平台建立远程医疗合作机制。

  最后,危院长谈到,目前医共体建设还存在这些难点:政策供给与医共体建设匹配度不高、管理效益与利益分配联动度不高、基层能力与分级诊疗承载度不高、信息化建设与医共体发展契合度不高。

  陈星伟:分级诊疗与医联体建设

  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会长陈星伟此次分享的内容聚焦于分级诊疗与医联体建设。他谈到,目前分级诊疗无法切实落地有几个重要原因:大医院大小通吃的情况让小医院的处境有些艰难;基层医院保不住基本患者;患者还是愿意往三级医院去,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不下去;业内的观点很多,没有形成优质的结合和统一。

  

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会长陈星伟(左一)


  对于如何推进分级诊疗?陈会长建议,首先,政府在规章制度上应更加明确,以更清晰的规定整体推进;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责需要明确,交叉重叠比例不超过15%;基层基本上可以解决90%的疾病,应对患者加以引导,让他们从家庭医生和基层开始,做到“基层的病在基层治”;经济杠杆的支点要找准;医保支付要向下倾斜。

  陈会长分享了医联体的四种形式(城市医联体、医共体、跨区域的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重点提到了今天的议题——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他指出,广东省卫健委一直在发力,推出建设30家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今年年底前47家升级建设的中心卫生院要具备服务能力,190家县级公立医院升级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同时倡议政府应更多地将经济投入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才能真正做到强基层、建高地、登高峰。

  强有力的县域医共体需要县级医院舞得起龙头,技术强,能治大病,治得好病,才能在本级医院“留得住病人”,才能“联得上”和“带得动”乡镇卫生院,才能促进基层医院“接得到病人”。高州、阳西的实践走出了“县强、镇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山区县级医院改革新路子,与县域群众需求侧相适应的县镇村三级健康服务体渐具雏形。

  直播回看地址:https://live.vhall.com/room/watch/928540224?invite=

  欢迎扫码加入【有医说e互动交流群】与业内人士交流合作,更有机会获取《智慧医院系列研究报告》!

  

图片12.jpg.jpg

本网独家

权威政策

大事件

推荐

月经不准还量多?甲状腺检查后才知是它惹
2020人文医学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召开
京东健康拓宽健康服务供应链,携手金牌
六代中医世家的不孕症诊疗传承
南京市妇幼退休高级专家成立妇幼老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