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名酒,大家都能想到茅台、五粮液这种白酒,类似绍兴这样的地方还有自己的黄酒品牌,啤酒也能想到青啤、燕京,但知道中国是葡萄酒大国的人就不多了。

其实,葡萄酒现在很常见,不但能买到大批国外品牌,国内河北、山东、甘肃等地都大量出产葡萄酒,平时小酌几杯、逢年过节有人送你几瓶也不稀奇。

但原先中国真没有葡萄酒,只有黄酒、白酒。葡萄酒和啤酒一样是舶来品,真正普及的时间并不算特别长。老百姓现在都能喝上,还要感谢几位古人的贡献。

首先,就得感谢汉武帝刘彻,首开饮用葡萄酒的时尚。

虽然中国新疆等地是葡萄的起源地之一,但在西汉以前,内地百姓对葡萄还是闻所未闻,更别提葡萄酒了。

一直到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大探险家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大宛带回来包括西瓜、洋葱、葡萄等大批特产,汉武帝下令在皇家园林种植葡萄,同时还招募酿酒艺人,葡萄酒才正式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

不过,此时的葡萄酒因为原料限制,也就是葡萄的种植面积有限,还只是京城达官贵人的心头之号。汉朝时,别说普通老百姓,就是外地的封疆大吏也不容易喝到。

据史料记载,到了东汉末年,由于战乱和国力衰微,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业也极度困难,葡萄酒异常珍贵。新城太守孟达的父亲孟佗为了买官,倾其家财结交大宦官张让的家奴和身边人,最后送给张让一斛葡萄酒,终于得到凉州刺史之职。

汉朝的一斛为十斗,一斗为十升,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所以一斛葡萄酒就是现在的20升。也就是说,孟佗拿26瓶葡萄酒就能换个省长当当!可见当时葡萄酒身价之高,老百姓肯定是喝不起了。

还好到了三国时期,葡萄酒迎来了自己的大救星,这就是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这位魏国皇帝是葡萄酒的重度爱好者,登基后不但下令种植了数百亩葡萄园,还作赋疯狂赞葡萄和葡萄酒的甜美,发文劝手下人多饮葡萄酒,一人把葡萄酒的产销都包了。

也是从魏晋开始,葡萄酒产量扩大后,终于逐步走出官家,民间的老百姓也喝得起葡萄酒了。

到了唐朝,葡萄美酒便成为了诗人们文思泉涌的催化剂和人生不可或缺的“知己”。自称“酒中仙”的李白就特别喜欢饮用葡萄酒,其在《对酒》一诗里给予了葡萄美酒崇高的赞美:“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当初那句“会须一饮三百杯”里面的酒可能就是葡萄酒。

而王翰的边塞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更是让葡萄酒的美名千古流传。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二首》

唐朝诗人王翰本人不怎么出名,仕途不顺、死的早,连文集也没有留存下来,只有14首诗文传世,其中就有这首《凉州词》,传颂了葡萄酒的美名,也让世人了解到中国葡萄酒的历史,后来还为中国现代葡萄酒的发展来了一功。

话说民国时期,中国山东对外出口葡萄酒,结果到了洋人海关那里,非说葡萄酒是西方产品,这葡萄酒要么是假的要么是来自欧美,定要加征高关税才肯放行。那时也没有现在这种产地证明,一时间要中方如何去自证清白?

还好,押运人员中有人想到了王翰的《凉州词》,就把“葡萄美酒夜光杯”念给对方听,说这证明咱们唐朝就有葡萄酒了,现在怎么就不能出产?我方葡萄酒最后遂按国产酒水,只征收了低关税。

这个段子流传已久,真假不知。不过,山东到现在都是中国葡萄酒的优良产地,拥有像张裕这样的优秀品牌,近年来还真就对外大量出口,甚至在葡萄酒的发源地欧洲也享有盛名,也算为源远流长的中国葡萄酒史增光添彩了!

酒后吐真言:Bar友们喜欢喝葡萄酒吗?认为国产的葡萄酒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