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中心 >

新中国的“杏林元勋”—吕炳奎

来源:未知 | 作者:小波 | 时间:2020-11-12 16:16

吕炳奎先生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长者,他经历了壮丽而又坎坷的人生历程,在为新中国中医事业的奋斗中,光明磊落,刚直不阿,忠心耿耿,矢志不移,赢得了人们的敬重。新闻界的朋友曾以“中医司令”、“中医泰斗”、“新中国中医事业奠基人”为题记述他的品德与业绩。

投笔从戎

吕炳奎先生1914年1月3日生于江苏省嘉定县望仙桥乡,出身农家;幼年染病垂危之际,幸遇走方郎中救治,从此立志学医,以冀解人之难,遂拜嘉定名医汪志仁为师;20岁起,挂牌应诊,诊务繁忙,医名颇佳。

他从少年时代就喜欢读报,了解国家大事,“九一八”事变后,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行为极为愤慨。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作为一名成名的开业中医,当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上海、嘉定沦陷、中华民族处于危亡的时刻,毫不迟疑地抛开已有的地位,毅然投笔从戎,组织并率领抗日地方武装,参加了中日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斗争,接受如火如荼的战斗洗礼。

image.png 

吕炳奎青年照

杏林元勋

战争结束后,吕炳奎又再次投入到中医药事业当中。

他在1954年召集了江苏省第一次中医代表座谈会,组建了全国第一所中医院、中医进修学校,编写了相关教材27种,培养了200多名中医师资,其中到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的就有40多人,这是建国以来中医药教育事业迈出的第一步、是他为全国中医事业发展奠定下的基础。

image.png 

北京中医药大学

(吕炳奎先生组建)

 

两年后,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的谭振林向毛泽东推荐说:“吕炳奎是个名中医,应该让他出来管中医工作”,随后吕炳奎被调任为中央卫生部中医中司司长,他深感责任重大,当即表态:“要为中医讲话,为中医事业工作”,随后他开始积极开展中医教育事业。

从1956年开始,吕炳奎陆续组织建设了北京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广州中医学院和成都中医学院四所学院,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四所中医类院校。

除了中医高等教育之外,吕炳奎还十分注重中医师承的发展,他对中医带徒的传统非常重1960年,全国大约有5万名中医徒弟,他自己也在忙碌的工作中带徒十余名,其中徐乃静、谭凤森、张朝和、郑伟达、张清华等都是他的学生,而孙光荣、郝万山、王文奎、王丙申等中医名家也与吕炳奎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1977年,吕炳奎重新担任卫生部中医司司长”

起草了一份关于中医药工作的书面报告,这份文件经过中共中央研究批示,最终形成了1978年(56)号文件,这是中医发展的一个历史性文件,是中医走向恢复发展的标志,从各方面解决了中医“后继乏人”的问题,也是民间中医第一次通过官方考核进入中医医、教、研单位当中。

1982年吕炳奎同志退居二线,担任全国政协第六届和第七届委员,第七届政协医药卫生组副组长。但是他依然时刻关系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他创办函授大学,相继建立分校24所,培养中医人才三万多名。

2002年,吕炳奎已经是89岁高龄的老人,此次他写下一封万字书信给国家领导人,疾呼“挽救中医,刻不容缓”,并提出了设立中医与西医两个在行政等一切方面平等的行政机构,终止建国53年来西医统治中医的行政模式,加强和扩大中医药行政部门的相应权力等主张,力求将传统中医药发展为主流,还再次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只力量共同发展的方针。

image.png 

“中医司令”

吕炳奎

 

 

仁术济世

吕炳奎先生一生都和中医药紧密相连,自幼学医,又弃笔投戎,再重新回到中医药教育建设当中,对中医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是公认的新中国中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又是中医理论大家、临床大家、教育大家。他为创立发展全国中医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在关键时刻振臂高呼、力挽狂澜 ,捍卫党的中医政策 ,端正航向 ,使中医事业健康地发展。赢得了中医界的普遍赞誉与拥戴 ,亲切地称他为“全国中医的良师益友”、“杏林元勋”。

image.png 

image.png 

“北京华源精承中医药研究院”与“济林堂”紧密结合

科学研发

精选制药

做到“简便验廉”

“但愿世间无病人,

何愁架上药生尘,”

济林堂愿携您为众生健康而努力!

本网独家

权威政策

大事件

推荐

新中国的“杏林元勋”—吕炳奎
“吕炳奎医脉传承人”-卢付庆
北京华源精承中医药研究院
月经不准还量多?甲状腺检查后才知是它惹
2020人文医学高峰论坛即将在北京召开